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看新書 水城臺北與尋百工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沒有鑽石的泰姬瑪哈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只准州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來自卡拉拉的豬油披薩
2010年10月16日 星期六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家庭主婦這一行 之 倒垃圾美學

經過垃圾分類後,無論是有機、無機,可燃、不可燃,紙類、塑膠類、還是不可分類,只要不想把家裡堆的雜亂無章,必定一週七天內得有兩到三天,甚至是只要垃圾車來的那天,就去進行倒垃圾這個家裡必定需要的清除行為。
每天晚上倒垃圾,只要是莫約早垃圾車前五分鐘到達指定位置,必定可以看到一個很後現代的畫面。這時候大概會有五到七個人,保持前後左右不等的距離,各自不交談。或坐或站、或拿著紅色條紋,分類好的垃圾袋、或是將有些重量的垃圾袋先暫放在地上,等到垃圾車來時才動作。
每個人都默默地、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射在垃圾車將來到的方向。這個時候一定是非常安靜地等待著垃圾車的來臨。
如果這時候有像外星人來到地球的那種投射光束,射向這時候來到的那幾個人,那麼,一定是一個非常科幻的、後設的,有著那種會得獎的,看不太懂的電影畫面產生。
接下來,陸陸續續有其他名次的鄰居拿著大大小小的垃圾包出現。也就是第二階段的鄰居溝通篇。這個時候有鄰居會開始交談,在垂直的公寓大廈的都市居住行為中,鄰居們通常沒有什麼見面交流的機會,這時燈光昏暗,夜色清涼,十分類似四合院中的舒適溫度,極其適合進行聊天、話家常一類的行為。所以短暫的溝通行為也就此產生。相信在有管理員管理、垃圾只要放在冰庫的大廈管理系統的居民,一定沒有這類的溝通模式產生。
接下來,重頭戲來了。隨著少女的祈禱樂音越來越近,大家的神經也開始緊繃起來。交談和微笑暫停動作。等到垃圾車一停下,馬上不管旁邊有誰,拼命擠到最前面去把垃圾趕緊丟棄。這時,我會默默地等在一旁,等大家都丟的差不多,也擠的差不多之後,才緩慢地、優雅地將我這包小小的垃圾投向垃圾車的方向。因為被垃圾砸到實在是一件令人很不愉悅的事情。我因為被砸過太多次,轉而將自己的行為調整成優雅一點,才不至於在不快樂的狀態下,完成我一天最後的工作。
有人類學家曾經研究倒垃圾這項行為 。
垃圾是人人都厭而遠之的物體,所以每個去倒垃圾的人都非常期盼垃圾車的到來,可以將垃圾趕緊丟棄,之後再趕緊遠離。在這類的行為裡,人們的生活情緒受到一種釋放。
不是有一位美國人將一年的垃圾都拿來清洗後囤積,後來成為一種行為藝術嗎!我個人覺得,他真是太帥了,把家庭工作的這項最沒人想碰的事項拿來研究。讓看到的人可以有所反省。
倒垃圾對我這專業家庭主婦來說,則是一種儀式。一種一天結束工作的儀式。還有一點很重要,觀察回收的婆婆是不是很積極地搶收資源回收這類動作。因為我發現這和近期的股市漲跌,似乎有些連結性的關係。
只要做資源回收的婆婆沒有在搶分類好的紙阿、塑膠罐什麼的,那一陣子的股市一定是跌、跌、跌,連三跌。如果做資源回收的婆婆人數增加,且幾乎是用搶的來看待分類好的紙阿、塑膠罐。那肯定那時的股市一定火的不得了。道理很簡單,原物料的缺乏,代表世界的經濟正在復甦,那麼股市相對看長。如果,對資源回收興趣缺缺,表示做資源回收的單價過低,原物料供過於求,股市也就消退許多。
原來垃圾和股市,與月亮與地球的潮汐之間的關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這是我專業家庭主婦的淺見,請參考就好。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建築物應該和自然環境合而為一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這一生 至少當一次傻瓜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30年前的瑞典推理小說

尤其是把瑞典城市發展後的不良社會和政治無力的狀況描寫的真實且透徹
妙。妙。妙。
大笑的警察 完整的辦案結構
恐怖份子 國家是甚麼?政府為何物?
薩伏大飯店 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之後 金錢和人對社會的影響
上鎖的房間 情節超好笑
果然是人類文化重要的發源地呀。
保存的也算很好。
目前有興趣的議題是
大戰前後人類文明的更迭
還有九月的展覽準備。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台灣木工
今天和兒子幼稚園的老師聊天
加上昨天在變天的大風下散大步
熊熊想到台灣木工的過去與未來
過去木工是有sense的木匠
用的材料是檜木、松木這類的好木
所以對木頭是有感情的
有時間慢慢作木頭適合的接合方式
如卡榫、木釘
做出來的東西很好
很有價值感
現在的木工被當作設計師裝潢的最佳利器
甚麼室內設計都來個木作一大堆
工程一向趕時間
用的是夾板配白膠加釘槍
最令人難過的是貼木皮
做出來的裝潢聞起來不舒服
我相信木工師傅一定也不太愛那甲醛配三合板的味道
但是設計師趕、業主趕
最純樸老實的木工師傅也趕了起來
如果木工師傅的時間是花在好好作一些傢具
木頭有木頭適合的表現方式和接合法
而不是拿釘槍把裁好的三甲板黏起來
那是不是我們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環境
和留下更美的傢具給未來呢?
木料有了自己的未來
也就不用砍那麼多的樹
也就有時間慢慢長大
聰明如我們的消費者
只要多想一點就可以少作一點
拿多做的裝潢去買好一點的傢具還有藝術品
是這樣的吧。
本週新作
老木框+故事鏡